12月16日,由清华金融评论和“中国影响力百强企业”——汇中集团联合举办的“汇• 领全球经济新生态——2020全球资产配置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九鼎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主题演讲中,田轩从历史、募资、投资、退出、VC投资的其他形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脉络。
田轩提到,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在过去20年基本上是从零做起,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去年投资额达到2100多亿人民币,2019年前三季度VC/PE资本管理规模超过11万亿人民币。他表示,中国风险投资面临中美贸易争端、英国脱欧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及金融市场不稳定等挑战的同时,科创板的落地、“资管新规”以适度放开创业投资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嵌套限制等政策的出台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广阔机遇。
一、历史:中国风投在曲折中发展壮大
早期的风险投资是为了满足振兴高科技行业的需求,最早第一家是1986年中创公司。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存在一些明星的风险投资尝试,真正大的发展是1998年,当时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先生在政协里提的“一号提案”,正式标志我国风险投资市场成立。2004年中小板的成立促进风投大发展,下一次是2009年的创业板。之后,2012-2014年我国风险投资有明显的下降。但随着“双创”热潮,更多的风险投资成立。
二、募资:中国更多是高净值群体而非机构
风险投资核心是私募股权基金,募资人是从LP(有限合伙人)去募资。但LP在中美很大不同,美国LP主要构成是机构投资者,只有不到2%是个人投资者,但在我们国家,超过一半国内LP的构成是个人的投资者,也就是高净值人群、富有家族和个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国内的基金存续期比美国短很多,国内基金存续期一般5+2,这种很短的存续期导致中美风投投资项目不太一样。
三、投资:时代主题不断变换
2000-2008年,国内VC更多关注传统行业,国内VC愿意投向水电气这些传统行业,对IT、软件高科技行业也有很足的兴趣。2009-2013年,IT行业依然炙手可热,但与此同时机械装备,包括环保,也备受关注。2014-2018年,国内很多VC更多投服务型行业。
四、退出:IPO为国内外资本提供回报是最佳的
退出渠道是否通畅,对于一个国家VC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2009年,当时创业板成立给我们国家造成了很好的退出路径,包括今年科创板的成立,毫无疑问也会获得更多好的回报。最近十几年,在中国IPO基本有40%是背后有VC支持的,IPO为国内外资本提供回报是最佳的,风险投资给投资者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五、其它形式:企业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
传统的风险投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化的财务回报,但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它背后的母公司进行战略布局。政府引导基金,GVC,实际上是由我国政府建立和全额出资,旨在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结构的投资进入到特定行业,投资阶段或地点。政府的引导基金投资不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更多考虑的是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的就业、当地的稳定、当地财政的支出。
六、风险挑战虽有 但未来风投机遇良多
中美贸易争端虽然第一阶段已经签了,但后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还有国内不太稳定的金融市场,以及投资者对英国脱欧的担忧等等。但对风投来说仍有很大机会,最大的机会就是上交所刚刚成立的科创板,科创板扶持创新企业,给VC的退出渠道打开了通道。资管新规最新调整适度开放的创业投资基金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嵌套的限制,会给中国的风险投资松绑。
据悉,“汇• 领全球经济新生态——2020全球资产配置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行业、学界、企业众多专家大咖齐聚一堂,就全球形势、中国经济、负利率、投资市场、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当前热点话题进行精彩讨论,引发社会业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