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真迹”NFT亮相,“数字藏品”是否物有所值?
2022-02-10 09:45  来源:环球商业网 作者:蒋千里
1
听新闻

魔幻的2021年,许多人见证了炒币玩家的大起大落,见证了价格被炒上天的球鞋……然而在2022年开年,网友又见证了更“离谱”的炒作方式。

1月中旬,博主“TruthxKG”出售唐寅真迹《高山隐士图》,引得一众网友围观。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流传至今价值极高,但此次出售的唐寅画作,却并非真实的《高山隐士图》,只是一张“扫描件”(NTF)。很多人不懂什么是NFT,NFT英文全称Non-Fungible Token,直译为“非同质化代币”,就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独特数字资产,和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类似。

之所以称之为“魔幻”,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因为它的“扫描件”的价格,卖家要价高达7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00万。而同样是唐寅所作的《竹隐高士图》真迹在2015嘉泰秋拍中估价120万元,尽管并非同一作品,价格不可能完全一样,但近40倍的差价还是令人费解。

其次,文物之所以具有如此高昂的价格,在于它的独一性所赋予的收藏价值,即便是仿真度高达99.99%的赝品,和真迹相比价值、价格都不值一提,何况本身就极易被复制的“电子图片”。古字画不具备版权,图片也无法阻止被复制、被传播,无法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浏览者只要右键下载,就可以零成本的拥有这张图片——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意到网上下载《蒙拉丽莎》《向日葵》等稀世珍品的图片版本。因此,真迹《竹隐高士图》120万元的估价尚且是建立在实体交易的基础上,而同一名家的画作“扫描件”却要价4700万——至今为止从未听说过“扫描件”交易开价近半亿人民币。

另外“魔幻“的一点,此图真迹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但售卖者售卖时却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存在刻意制造“新面世私人藏品”哄抬炒作NFT价格的嫌疑。NFT在实际发行和宣传的过程中,售卖者往往会用“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品”取代NFT的叫法,尽量避免突出token(代币)属性,这种在网络大肆哄抬非公益电子文件价格的商业售卖行为,在国外已被一部分人定义为新型庞氏骗局,本身的合法性存疑。

在2021年9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已明确发文。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文中一再强调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和接入管理。互联网企业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为相关调查、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市场监管部门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涉虚拟货币相关广告的监管,及时查处相关违法广告。对于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行为上看,这也是一种明显的营销炒作。博主“TruthxKG”的微博认证是一名动漫博主,和收藏圈、文物圈并不搭边,在售卖电子扫描版《高山隐士图》时也是声称“代友转”,网友转发即可参与抽奖666元,如果“作品”成交更是将再次抽奖6万余元,以此作为对外宣传推广的手段。同时,博主“TruthxKG”自称手中还有多幅文物,目前均已扫描并制作成NFT高清图售卖,且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这更像是利用唐寅的画作为噱头炒作自己并在国内传销虚拟货币市场,一个从前毫无关注度的博主突然单条微博达到10万转发,而且面对网友质疑还会删评、控评。

复盘整个过程,这是NFT售卖的经典方式,即通过炒作热度收获关注,哄抬NFT的价格牟取暴利,热度一旦失去,玩的人减少,买家手中的“扫描件”立马就一文不值。上文提到的唐寅《高山隐士图》NFT,原售价743万美元在在短短十几天内迅速贬值近200万美元,诸如此类的泡沫炒作产品,不胜枚举,买家一旦出手,除非通过手段运作找到接盘的人,吸引更多人入坑参与这击鼓传花的游戏,否则就会砸在手里。

因此,有专家提醒,“尤其要防备不法分子打着新技术旗号出来招摇撞骗,比如将某件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通过NFT包装,编造动人故事,推高价格发行,欺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以攫取巨额资金。”

 
标签:
责任编辑:清风徐来